这就是前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网络。 1994年 我中学的运动会,家里第一次有了傻瓜相机,我拍的第一个胶卷——那时候社交主要靠腿 抱歉走题了,我突然发现问题里说的是十年前,也就是2008年,乔布斯已经发布iphone一年了,校园里已经可以用上手机wifi(而我说的信件和电话已经是二十多年前。。。) 说起来,正是这最近十年,即使是对我这样经历过之前20年剧变的人,也会觉得整个中国又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化。整个国家极速狂奔,创造了整体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奇迹。 当然不只是因为移动互联网,而更因为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、全球化进程。 现实如此不可思议,超乎最狂野的想象。 放一点1998年的老照片那时候的校园 那时候校园主要靠自行车 还依靠宣传栏传播信息 路边这些宣传板是主要的公共传播工具,相当于现在的公众号 二十年前的北京 地铁站外老北京居民的生活 二十年前的小萝莉。如今三十多了吧。 天翻地覆、狂飙突进、恍若隔世的二十年。 回到问题。 我想说的是,整个社会的组织性基础,其实并不在互联网上,而在现实中的熟识。 人类社会至今仍然是依靠人和人的直接相识相知联系起来的,并且这才是最有力的强联系。 所以,最简单的办法,其实是,找个公安局的亲朋好友,帮查一下。 如果实在没有,或者不愿意这么做,那么也很简单,只要他有家庭、学校、工作单位,那么回溯过去,找学校问一问毕业生的去向,找工作单位去问离职人员的去向,找他家里还有亲戚邻居,问问他的去向。 基本上,没有人真的能脱离全部的直接人际关系,而我们这个社会,对人员流动有非常严密的监控,想跑都跑不掉。除非是特工人间蒸发。 我通过过去的同学、亲友、邻居关系,找到过好几个失联的人。 唯一一个至今找不到的,当年上了军校。 如果是出国了,那么出入境管理也能找到记录。 总之,顺着人脉网,主要是家庭、学校、工作单位的强组织联系,基本上能找到国内所有人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