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包玉溪,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烟。 先说明,我只抽烤烟,而且得是粗的,细支烟和复合烟(大前门之类的),我不碰,我宁可戒烟。 我抽过的烟并不算多,但是常见的牌子,也没少碰,大多数档次都不高。 大学的时候,红梅,石林,等等两三块钱的烟,都抽过,自然他们的口味是相当不怎么样的。 总的感觉,十块钱以下的烟,要么,很呛,比如红梅,比如白包红塔山;要么,就是有股子哈喇味,这个算是方言,东北人肯定知道啥意思,就是那种挺软,但是馊了吧唧的,比如白包七匹狼。 有例外的么?有,比如利群,七块钱的,再比如五块的阿诗玛,就算是不错的烟。 十块钱的烟,就比较耐抽了,没有大毛病,比如紫云,比如红河,比如长白。 但是这种烟,别比。比如,你抽完中华,再抽这些烟,就会觉得他们抽起来有些苦。 当然,也可以说还是中华烟抽起来感觉确实不错,45一包的硬盒中华就很可以了。 软包中华,在我品味起来比硬盒中华差别不大,不细品难以分辨。 再说回玉溪。 现在比较常见的玉溪有三种,22一包的硬盒玉溪,23一包的软盒玉溪,还有一种20一包的(这个存疑,好久没抽了,记不清了)深色包装的。 最好的,还是23元软包玉溪。 这个价格在今天不算奢侈了,但是在本世纪初,玉溪是地道的高档烟,因为在当时它就20元一包了。 二十年前的20元,有些生活阅历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是什么概念。 在那个时候能随时掏出一包玉溪的人,绝对是高收入人群中的一份子。 时光荏苒,玉溪也涨价了,但是价格已经相对亲民了,在人均月薪2万的知乎看来,简直都不叫钱。 因为长期接触,我很难证实这样一个传言:烟的份量下降了。 我虽然倾向于这个说法,但是我无法证实,毕竟时间太久了,我真的很难想起十来年以前的玉溪掂在手中的分量。 再说口味,一对比较抽象的形容词,我尽量让大家便于理解: 软包玉溪,比较绵软,但是醇厚,香气足但是不夸张。 香气不夸张这点,我指的对比对象就是,大苏和中华。 尤其是苏烟,香料加的挺狠,这个怎么说好呢,一人一个爱好吧,我是不大喜欢,但是我也理解有很多人喜欢。 中华烟抽起来有一股淡淡的咸味儿,比较有趣。 可是软玉溪,乍一抽,没特点,再细品,哎,好,是真好。 我喜欢。 硬盒玉溪比软盒玉溪仅仅便宜一块钱,但是完全不是一种烟。 口味偏硬,且呛。 在我看来,它的实际市场价格应当在十块钱。 那种深色包装的玉溪就更失败了,简直不值得我去评价,如果它是十块钱的烟,我倒是还可以说它两句。现在我已经不大见得到它了。 好烟,尤其是二十多块钱的烟里面,别的烟都无大可说之处,唯有这个软包玉溪,我十分钟爱,价格比较适中,味道好,简单质朴,绵软醇厚。 能够和它相比的,我认为也就是22元的小苏,红色包,比较柔和,但是略逊,只是略逊。 十几块钱的,我倾向于黄鹤楼,软硬包都可以。 十块钱的,紫云,红河,长白,白沙,白沙口味偏硬,也不错,但是个人觉得反倒不怎么耐抽,烧的快。 十块钱往下,随便吧,它们属于那些有烟抽就行的人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