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群喝水 工人喂牛 正在建设的新村 因为地处偏远、交通不便、基础设施落后,盂县西烟镇洪镇村人守着祖辈的养牛产业却戴上了贫困的“帽子”。在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、部门帮扶下,村里打深井、修道路、盖新居,养牛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,村民日子也越过越好。 4月,对盂县西烟镇洪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冀存金来说,有些特殊。多年前的春天,因为贫困,他携家外出到太原打工。两年前,因为村里养牛产业有了起色,他返乡创业当牛倌,和村里人一起在故乡的土地上追逐梦想。如今,回来整三年了,冀存金不仅摘了“穷帽”,养牛规模还扩大到47头,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。和冀存金一样依靠养牛过上“牛日子”的,在洪镇村还有不少人。 说起洪镇村,不少人知道这是有名的养牛大村。因为植被丰富、地广人稀,村里家家户户养着西门塔尔牛,洪镇村也被称作“牛村”。然而,村子地处偏远、交通不便、基础设施落后,导致养牛产业发展缓慢、后劲不足,全村64户154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72人。脱贫攻坚以来,在市生态环境局和西烟镇等单位、部门的帮扶协调下,村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,还打出深井水,养牛产业走上快车道的同时,全村在2018年底整体摘了“穷帽”。 4月19日,在市生态环境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卢山带领下,来到村里的深井处。别看这口深井不起眼,却是全村产业发展的关键。卢山介绍,养牛离不开水,尤其是夏天除了要给牛足够的水喝,还需要给它们喷水降温,避免因缺水、高温导致大批量死亡。对此,市生态环境局与盂县跃进煤矿、盂县水利局等单位沟通协调后,开始勘探、打井、铺设管网等,终于在2017年打出深井,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。 盂县宏旺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洪镇村5个养牛合作社里规模较大的一家。负责人胡银锁介绍,原先的牛场占地20亩,有西门塔尔牛600多头,可带动贫困户18户。今年初,他又流转了村民20亩土地扩建牛场,养牛规模达到670头。 “原先,村里缺水,咱不敢甩开手干。如今,村里设施齐全,咱不仅要壮大产业不返贫,还要带着周围村一块儿奔小康呢。”胡银锁说,去年,合作社有160头西门塔尔牛出栏,每头能卖7000元。今年,预计可以繁殖小牛400头,计划出栏200头。 6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保林去年在宏旺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工,每天负责清理牛舍、喂料、放牛等,一年拿到了2.5万元的工资。张保林说,他年纪大了,外出打工营生不好找。得知宏旺养殖专业合作社招工,他早早就去报了名。4月中旬正值春耕时节,老张忙着在自家地里干活,“等再过半个月地里的营生忙停当了,俺还去合作社上班。国家的帮扶政策好,咱更得努力往前跑”。 让“牛村”人觉得日子“牛”起来的,除了蓬勃发展的养牛产业,还有村里的环境面貌。洪镇村由5个分散的自然村组成,常年存在人畜混住的问题。脱贫攻坚以来,洪镇村在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帮助下,硬化入村道路、美化村中环境,还推进易地扶贫搬迁。去年底,村民领到了新房钥匙,今年将陆续装修后搬迁入住。 建档立卡贫困户孙学文和老伴居住在两间土坯房里。因为年久失修,房间墙面已有些开裂。拿到新房钥匙后的老两口,多次前往新村照看,盼着尽快搬入新居。 “今年,我们还要结合村里的养牛产业,突出‘牛’文化,在新村绘制文化墙。同时,成立农业公司,邀请技术人员到村指导,更新品种和草料,科学饲养打造精品,通过‘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’的方式,提升洪镇村畜牧知名度,带动更多人过上‘牛日子’。”卢山说。(黄瓅琛)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