淇县黄洞乡烟岭沟村 雨前山岭冒白烟 村落得名烟岭沟 古民居的砖雕 保存完整的古民居 溶洞内的钟乳石 □鹤报融媒体记者 刘倩倩 文/图 淇县黄洞乡东北部,有一个四面环山的古村落,名叫烟岭沟。村落背靠西岭,面朝东岭,北依寺岭,南有鸡冠山,该村因附近的山岭在下雨前会冒白“烟”而得名。7月3日,记者来到烟岭沟村,了解这个传统村落的故事。 烟岭沟村名的由来 烟岭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牛树哲告诉记者:“我在烟岭沟村工作3年了,经常听老人们讲盘龙沟的山岭上会冒白烟,逢冒白烟必然会下雨,烟雾弥漫山岭,村庄由此得名烟岭沟。”牛树哲说,驻村3年来他曾多次看到盘龙沟的山上冒白烟,冒烟后果然就会下雨。 60岁的闫天喜说,村里历来有通过“白烟”看天气的习惯。“山上冒白烟,不出三天会下雨。这几天雨水比较多,山上经常云雾缭绕。绝壁还有一个冒白烟的山洞,我们叫它高山洞。洞有多深?为啥会冒白烟?我们都不知道。”闫天喜说,夏季上山的路被各种植被盖住了,上山的人少,但下雨前冒白烟的景象经常出现。 烟岭沟村自明代初期已有人居住并形成村落,目前村子里闫姓村民占大多数。闫氏一族迁徙此地后,随着家族不断壮大,村子又叫闫岭沟。“相比较闫岭沟,我们更喜欢烟岭沟这个名字,烟雾缥缈让村子充满了神秘的气息。”50岁的闫红旗说。 传说中的烽火台 闫天喜讲到,烟岭沟村四面环山,到山上寻宝,是他和很多村民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。“我小时候上山,见过不少石头垒成的方墩子,老人们说那是烽火台,抵抗土匪的时候,村里的男人会跑到山上放哨,一看烽火台冒烟,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躲起来。”闫天喜说山顶的烽火台在抗日战争时期仍用来传递信号。 60多岁的闫刘所回忆,他曾在烽火台边上捡到不少子弹壳。“我们村子小,人也少,两三家合用一杆枪,看到烽火台冒烟,男人们就会端起枪保卫家园。我们村子来过土匪,我爷爷就是被他们绑起来打死的。” “烽火台的周边还有步道,我小时候经常去那边放羊,后来有村民在那里开荒所以步道不见了,烽火台的遗址也不太好找了。”几位老人纷纷感叹,烟岭沟村有烽火台的事,知道的人不多了。 长400余米的溶洞宛若迷宫 在烟岭沟村南侧的鸡冠山,有一道沟叫紧沟。烟岭沟村党支部书记王银成指着紧沟一处地方说:“那里有一处溶洞,村里年龄最大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,村里有关溶洞的传说有很多。”闫天喜说小时候他在山上放羊,就经常听见洞里有“咚咚”的凿壁声,可是进到洞里又找不到声音从哪儿来。 “我们请地质专家勘查过,此洞为大型溶洞,在洞内没有缺氧现象,因此专家推断,此洞一定有透风口,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。专家还根据地形结构推断,此洞至少有400米深。”闫红旗经营着一家旅游开发公司,为了保护家乡的溶洞,他计划投资2000万元打造生态旅游项目,开发建设烟岭沟溶洞。 溶洞洞口朝东,进洞后别有洞天,还有多条岔道。在闫红旗的带领下,记者沿其中一条岔道往前走,只见大洞连着小洞,钟乳石、石笋随处可见。洞内忽高忽低,如坐过山车;时宽时窄,宽处约10米,窄处只能容一个人匍匐通过。洞连洞、洞叠洞,如入迷宫。洞中的钟乳石千姿百态,像游龙、山峦…… “我们已经进行了照明施工,溶洞目前还未开发到尽头,里面有一个高约2米的‘黄金钟乳柱’,等整体规划出来,在保护自然奇观的前提下,我们再对外开放。”闫红旗说,身为烟岭沟村的一员,他愿倾尽全力帮助村子发展旅游业。 “耕读传家”的古民居 在村民闫刘所家里,有一本新修的家谱,记载了闫氏家族迁徙的历程。“山西晋庄开初始祖迁往烟岭沟村,始祖生十子,伯祖闫万、曾祖闫千迁移到庙口东边的大牛庄村……”闫氏一族于明代迁徙至此,清代曾出过祖孙两代秀才。“老人们说村里不但有文人,还有一个会武术的人名叫闫老文,他一个人能担起两口大缸,凭着一身武艺守护村子。”闫天喜说。 烟岭沟村还有不少建于民国初年、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四合院。“烟岭沟的院落随山就势,多以石头为建材,房屋看似不起眼儿,但结实耐住、冬暖夏凉。”闫刘所带着记者走进自家院子。 闫刘所家的四合院坐北朝南,门额上雕刻有“耕读传家”四个大字。“这边写着‘中华民国八年建’,还有‘上浣谷旦四月吉立’字样,门耳的砖雕图案已经模糊,大致可辨‘巳、未’二字,为建门楼的农历纪年。”闫刘所介绍,五间主房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,青砖蓝瓦白墙,石条穿过窗户和门顶,起过梁作用,缓解砖石的压力,二层的木质马门结构替代开窗,砖雕拱马门顶。 走进院子,东屋三间房子保存完好,房屋两扇窗子的图案各异,有阴阳太极图案,还有缠枝牡丹、合欢花、莲花等。木质老门放在两个石质门墩石之上,门槛可以抽出控制高低。 用碗扣出避瘟井 一通古碑俩年代 闫天喜等人带着记者来到村北头一处空地,闫天喜指着一口古井介绍,这口井名叫避瘟井,是老辈人用碗扣出来的一口井。“村里祖祖辈辈吃水难,老辈人就用碗扣的方法,从村里一直扣到村北头,这才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打井。”闫天喜说,传统的碗扣方法是通过观察碗里的水蒸气判断潮湿度,再选择打井的最佳位置。 “避瘟井刚开始也不是这个名字。有一年周边村子有人得了瘟疫,很多人被传染了,而我们村没有出现瘟疫。后来外村的人来到我们村讨水喝,喝了井里的水后病好了,就这样一传十、十传百,村民们把这口井叫做避瘟井。”闫天喜说,现在村民们早已用上了自来水,关于避瘟井的传说也成为烟岭沟村的一段故事。 村民介绍,烟岭沟村还保留着一座菩萨庙,建筑风格为明清时期样式,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,让人惊奇的是屋顶没有木梁结构,为砖砌海螺顶。菩萨庙院内,墙壁上砌着一通古碑,内侧写有“大清雍正八年三次补修菩萨堂与院墙金装神像众力一带全修碑记”等字样,外侧写有“大清顺治年重修菩萨堂碑记和功德名录”等字样,通石碑两个年代,共同记录了烟岭沟村的故事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